明星占用公共资源行为将受到严格规范
发布时间:2025-09-05


娱乐圈迎来强监管,明星“占用公共资源”行为将受到严惩。

近日,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网站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》,从内容导向、信息呈现、账号管理、舆情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15项具体措施,全面规范娱乐圈秩序。

《通知》指出,近年来,网络泛娱乐化倾向、低俗炒作现象屡禁不止,流量至上、畸形审美、“饭圈”乱象等不良文化盛行,明星宣传信息内容失范,绯闻八卦、隐私爆料充斥网络平台,占用大量公共资源,引发公众强烈反响。

此次政策出台,为“公共资源”划定了明确界限,明星“占用公共资源”不再是借口。今后,明星、经纪公司及服务平台若违反政策占用公共平台资源,都将承担相应责任。

“清朗行动”再出重拳,整治“饭圈”乱象

继“清朗”系列行动后,网信办再次出手,巩固治理成果,为“饭圈”治理提供法律依据。

《通知》规定,明星发布信息内容需全面规范,个人八卦不得出现在首页首屏、弹窗、热搜、默认搜索等位置,广告代言、品牌合作等商业推广需在平台广告位置呈现,并标注明显广告字样。

明星维权、回应、澄清和公告内容,以及参与公益活动、救援救助的正能量宣传,原则上只能自然传播,禁止为造势购买热搜。

此外,《通知》要求建立失德失范艺人负面清单,严禁其复出造势、洗地宣传,鼓励平台采取联合惩戒措施,全网统一标准。

对于娱乐营销号及其背后的MCN机构,《通知》要求对违规账号进行从严从重处罚,追究MCN机构连带责任,并限制商业推广收益。

粉丝需严于律己,禁止购买明星个人信息,不得在明星账号下刷量控评。明星粉丝团需经过经济公司授权和认证,并对发布内容负责。

内容服务平台需加强行业自律,全面摸清明星账号底数,建立针对娱乐明星的舆论监测机制,及时解决粉丝群体性冲突。

此次《通知》对“饭圈”乱象进行溯源,全环节、多主体严格规范,强化追责机制,可操作性、覆盖程度和打击力度前所未有,有望彻底根治“饭圈乱象”。

为何“清朗”行动要清?

早在2025年12月,网信办就出台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,明确内容生产者、服务平台、用户、相关行业组织的权责。此次《通知》旨在加强饭圈乱象的监督和规制。

“清朗”行动之前,饭圈已形成“流量变现”产业链,明星、经纪公司制造话题热度,粉丝大规模追崇,营销炒作、粉丝控评等乱象层出不穷。

此次《通知》旨在重塑粉丝生态,还公众一个舆论表达的空间。

象屡禁不止

为何公共资源不可占用?

网信办此次规制娱乐明星信息内容发布和传播,源于公众平台资源有限。

平台上的信息发布数量本无限制,但热搜榜、搜索推荐、弹窗新闻等板块形成了“算法歧视”,分割了公众注意力,形成有限的曝光渠道资源。

此次《通知》力图为公共领域投入伦理视角,突破饭圈“垄断”,还公众一个舆论表达的空间。